时间:2023-06-01 15:26:09 | 浏览:168
说起中国早茶,目前只有扬州早茶和广东早茶;要说中国早茶历史,扬州绝对是早茶界的鼻祖。
本篇文章不谈早茶厨艺,只简单谈些历史。远的朝代不说,就说最近的清朝时期,扬州早茶文化就已达到鼎盛,时至今日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在南方城市中,又以扬州的茶肆和面点更为出色。正如《扬州画舫录》上说过的: “吾乡茶肆,甲于天下”。仅乾隆年间,扬州的著名茶肆就有小几十家。
《扬州画舫录》
1. 张起钧先生
生于民国初期北京,原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教授,著名哲学家,老子研究专家。一生对饮食也有研究,写了一本书叫《烹调原理》。
《烹调原理》
看上图,这是写四大菜系的文章,其中在淮扬菜内容的后面,提到了当时广东早茶之风要上溯到扬州,说明广东早茶属于后起之秀,不过距今至少有100年历史了。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扬州早茶和广东早茶谁好?”,这个没有绝对答案,不处在一个地区,完全就是南北两种不同的风格,各有千秋,口味因人而异。
2. 唐鲁孙先生
生于清末北京,出身于清代世家,家学渊源,作为珍妃的侄孙,民国时期出入官场和工商界,走遍大江南北,吃遍名人家宴和各地名菜,见多识广,对民俗掌故知之甚详,对北京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宫廷秘闻尤所了然,加之出身贵胄,有机会出入宫廷,亲历皇家生活,习于品味家厨奇珍,又遍尝各省独特美味,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而有美食之名,被称为“近代中国谈吃第一人”。民国时期,唐鲁孙先生经常在江苏地区出差,对各个城市饮食文化都很了解,把自己亲身体验,所见所闻都写出来了,距今都有100年上下历史。
《唐鲁孙系列》
《唐鲁孙系列》
看上两图,提到扬州和镇江两地,都有吃早茶的传统,茶馆里点心花样很多;还有扬州独有的白汤面,提到扬州百年老字号富春茶社,老板叫陈步云。
《唐鲁孙系列》
《唐鲁孙系列》
《唐鲁孙系列》
《唐鲁孙系列》
《唐鲁孙系列》
看上五图,信息量不少,分几个点在概括一下:
(1)解密一个小历史,富春茶社前身叫“富春花局”,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大名鼎鼎了,原来卖花木盆景,试着搞副业卖起了早茶,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副业成了主业,主副对调了。当时扬州城里有钱人多,并且比较悠闲,加上之前许多帝王下扬州,刺激扬州对于饮食的挑剔,精益求精,这也是为什么扬州以单座城市就能位列中国四大菜系的原因。
(2)富春茶社老板陈步云亲手发明了一种茶,就是今日富春的“魁龙珠茶”。并且老板为人很好,慈祥仁厚,允许一些小商贩进店向顾客兜售一些小商品。
(3)民国时期,扬州、包括苏南几个城市都有讲究吃早茶的习惯,生活习惯相近,当地各都有一批富豪、公子、少爷从早吃到晚。唐鲁孙先生讽刺这些公子、少爷不务正业,整天吃喝玩乐。现如今只有扬州还保持着早茶文化,而苏南几个城市早已丢失了早茶传统。
(4)富春茶社的招牌干丝,还有翡翠烧卖,蒸饺这些必备早点传承至今。
(5)文中提到扬州的富春茶社还在,还提到苏州的吴苑,可惜解放后停业,要不然又是一家百年早茶老字号。
《唐鲁孙系列》
《唐鲁孙系列》
看上两图,扬州和镇江两地,饮食文化接近,都有吃干丝的传统,汤干丝讲究大,为什么要“汤”?是为了保存原干丝的香味。提到了不少扬州早茶老字号,如:“绿杨邨、金桂园、金魁园、迎春园、金凤园”等。唐鲁孙先生还是佩服富春老板陈步云,做干丝水平也是独步本地,闻名全国。有意思的是文中写出了民国扬州吃早茶消费赊账的一个规矩,城内老住户喜欢在固定茶馆吃早茶,并记账,逢年过节集中结一次账,有一家挺霸气的,到时间欠条一上门必须结清,不结账只要传出去,顾客就没脸在其他茶馆继续赊账了,各大堂倌对于老主顾家底子摸得一清二楚,也是为防止骗吃骗喝。
《唐鲁孙系列》
《唐鲁孙系列》
《唐鲁孙系列》
《唐鲁孙系列》
看上四图,提到扬州一个名点“蜂糖糕”,根据本地人说和十国第一人,南吴太祖杨行密有关系,看来真有年头了,当时已有失传的风险,提到两家老字号,一家叫“五云斋”,不知道如今在不在了?但是百年老字号大麒麟阁还在,不知道如今做不做“蜂糖糕”了?文中提到扬州淮扬菜早在康熙、乾隆皇帝下扬州早就驰名全国了。不过唐鲁孙先生搞错了下扬州次数,是各自六次,不是三次;三下扬州的是隋炀帝。又提到扬州“翡翠烧卖”,这道扬州早茶面点传承至今,看来有100年上下历史了。
《唐鲁孙系列》
看上图,当年闻名全国的“三丝”,山东龙口的粉丝,江苏扬州的干丝,湖北武昌的豆丝,独步全国。不知道龙口的粉丝和武昌的豆丝,现在还牛不牛?
《唐鲁孙系列》
看上图,提到扬州有一家闻名全国的老字号“四美”,也就是今日扬州的“三和四美酱菜有限公司”;扬州淮扬菜味压江苏其他城市,看来它功不可没!需要解释一下:“三和”和“四美”是两家百年老字号,1998年改制,由原扬州三和酱菜总公司和扬州四美酱品厂合并为扬州三和四美酱菜有限公司。历史上三和四美酱菜曾获巴拿马博览会银奖、西湖博览会金奖、南洋物产交流会金奖。建国后又多次获得省优、省名牌产品、部优、国优称号,并获国家银质奖。公司注册的“三和牌”、“四美牌”商标为江苏省著名商标,现为“中华老字号”。
1. 扬州早茶文化从清代至今延续至少200~300年时间了。
2. 民国时期,不仅仅扬州有早茶文化,苏南几个城市也有早茶文化。说明江苏沿江城市饮食文化比较相近,不过当下只有扬州还有早茶文化,其他城市早已丢失了早茶传统。
3. 晚清民国时期,扬州许多老字号还能延续至今,有的遗憾退出了历史舞台。
4. 本人对扬州许多早茶老字号说一句:“本店历史延续至今,远的奔150年历史,近的也有大几十年,上百年历史,不要停留在老辈打下的历史功劳簿上,不要急功近利,在菜品上多下功夫,精益求精,不忘初心,把扬州早茶文化发扬光大”。
《扬州画舫录》
《唐鲁孙系列》
《烹调原理》
导言:说起中国早茶,目前只有扬州早茶和广东早茶;要说中国早茶历史,扬州绝对是早茶界的鼻祖。扬州早茶的历史本篇文章不谈早茶厨艺,只简单谈些历史。远的朝代不说,就说最近的清朝时期,扬州早茶文化就已达到鼎盛,时至今日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在南方城市中
大家好,我是兵哥,一个爱旅游,吃美食的扬州人,通过头条撰写关于扬州旅游、美食的系列文章与朋友们分享,请大家记得【关注】【收藏】,以便能后续能够看到更多的关于扬州人文历史的文章,谢谢!扬州早茶起源于清朝,据说是在扬州城南的一家茶馆里创立的。当
来扬州,至少要完成四件事:吃、游、逛、泡。吃美食、游瘦西湖、逛园林、泡温泉,便能深刻体会到扬州人的慢生活。其中,“吃”是扬州人的一种生活态度:慢而雅。作为“世界美食之都”,扬州的城市魅力用美食就可以领略到运河古城的精致与典雅。扬州早茶、淮扬
扬子晚报网5月23日讯(通讯员 扬宣 记者 陈咏)23日,扬州市召开第五届中国早茶文化节暨2023中国扬州淮扬菜美食节新闻发布会。扬州市商务局党委委员、扬州市口岸办副主任张军介绍,2019年8月,为助力扬州争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
扬州人的生活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所谓皮包水,就是扬州早茶,扬州人的一天从早茶开始。在扬州,喝早茶有太多的选择,其中以名字中带“春”字的茶社最多,如富春、冶春、共和春、锦春、五亭吟春等,还有趣园、怡园、九炉分座、
作者:王正荣富春茶社冶春茶社柳圆春茶社到扬州旅游,饱览了扬州明胜古迹和秀丽风光后,第二天早上大多数旅游社都安排喝扬州早茶。收费不高,一般定在30元~40元之间。早茶,中国社交饮食习俗,也是传统文化之一。“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扬州美食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风味于世界有名。曾游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路走来,除了看风景读文化,还有品美味。然而,在经历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后,不禁感慨,若以食物为一种文化象征,那么中国的每一种美食小吃皆可申遗。在中国,吃文化非常深远,它伴随人
扬州,世界美食之都是淮扬菜的发源地之一人人都能说上一嘴的“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每个字都透着惬意让人心生向往扬州早茶对于老扬州来说起个大早去茶馆里吃上一两个小时的早茶成了习惯第一次去的人看着菜单可能会陷入长久的思考因为品类实在多!凉菜、炒
第五届中国早茶文化节趣日Puls。你知道在扬州好的茶社人均300能吃到什么吗?作为中国早茶文化节永久举办地,扬州的早茶在美食界的地位不言而喻。我们来的趣园plus是趣园茶社的升级版,就餐环境一流,满眼皆是美景。这次吃的早茶是配餐吃的,里面有
重播
●●●我想对扬州人发出一句灵魂的拷问:“你有多久没有吃过早茶了?”“我已经一个月没有吃过早茶了”今天早上在啃面包的时候差点哭出声来没有早茶的日子太南了!今年因为情况特殊我已经太太太...久没有吃过早茶了汤包烧卖干拌腰花汤油糕...我太想你们
扬州,一个诗一般的地方。它曾有过“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繁荣,也有“春风十里扬州路”的风光,更有“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浪漫。这个兴盛于汉、繁盛于唐、极盛于明清的扬州,把风格鲜明的苏式园林、古朴清幽的老街深巷、闻名遐迩的淮扬美食、享誉四方的
中国有句古话:早饭要吃好,中饭要吃饱,晚饭要吃少。这句中国人流传千百年的养生秘绝,扬州人很好地诠释了其中的涵义。扬州,一个诗一般的地方,它有着春风十里扬州路的风光,也有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浪漫,精致的扬州人更是将休闲生活研磨到了极致,一句“早上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每天清早,扬州冶春茶社都生意红火。』作者 / 薛芃摄影 / 蔡小川各地早餐,最美味独特的多隐藏在街头巷尾,越是接地气的越是日常生活中真实的味道。可扬州不然,一场正式的早茶往往要吃上一两个小时,小菜、面点和茶
现代快报讯(记者 顾潇)今年春节假期,扬州市推出一系列文旅福利“大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到扬州不仅玩得要开心,吃也必须得尽兴。连日来,扬州几大茶社可谓宾朋满座、人气爆棚,很多游客不惜排长龙等一两个小时,只为吃上扬州早茶。△游客到富春